劇場人手記2020.09.20
午前收到老讀者的分享,
一份九年前的報紙,
忍不住感慨年華老去,轉眼間上次踏上吉隆坡,
已經是三千多天前的事了。
一個人的一生大概有幾個三千天呢?
所以我想最好還是認命地在星期天加班。
厭世國文老師的新作推薦完成,
挺有趣的作品,真心覺得每個年輕人都應該改換個角度,
重新認識我們的文學。
國文嘛,就是一個「故事」的概念啊,
為什麼非得生硬不已呢?
每個討厭國文的學生,建議都來看看這本書。
原聲帶聽了好幾張,
不斷找到一些「彷彿」適用的旋律,
但可能是個性使然,
隨著音樂鋪排出來的畫面,最後都很「武俠」。
把妖怪小說寫得像武俠,
弄得版權人人有興趣,摸摸口袋卻又誰都拍不起,
這已經很有點不好意思了;
現在連黑光劇都要求「一箭三光」的特效,
不知道道具組會不會想殺我?
但我在想,這大概就是「編劇+導演=我」的特權吧?
無論畫面效果有多難具體呈現,
起碼在我腦子裡聲光縱橫一下總可以的。
週五當天,幼二學生第一次試演,
孩子們似乎覺得這是頗有趣的練習,
很好,這樣就對了。
所有的排演本都應該如此──
我們耗盡體力與精神去反覆演練,
卻在過程中不斷累積趣味與興致,
這就是演戲的好玩之處啊。
東燁式的武俠風黑光劇,
明天咱們繼續玩。
2020.09.20